各种“坑”
月子中心继续出现混乱
①套餐相似但定价很随意
今年年初,来自广西的黄女士感叹,一年前去一月月子中心时,她选择的套餐价格是18800元/套。前段时间,表弟打电话咨询,发现之前的套餐价格已经涨到38800元/套了。但包装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
一些月子中心负责人坦言,套餐价格没有经过物价部门审核,是月子中心根据市场情况确定的。 “涨还是跌,都是月子中心说了算。”
② 自称“专业护理”可能是从家政转行
一位曾经在月子中心工作过的人士透露,现在南宁月子中心的不少“护士”都走“年轻化”路线。然而,这些人没有育儿经验,有的甚至没有取得文凭。接受“新老”基础培训后,两三天后,她们就开始在月子中心工作。
业内人士介绍,很多月子中心都会以“24小时一对一专业护士产后护理”、“资深专家团队服务,健康护航”等专业承诺做广告,但这些所谓的“实际水平”专业”机构无法测试。 。而且,很多“专业护理”人员实际上是转行的管家,根本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培训。金牌护理等证书每张几百元就可以买到。
南宁一家月子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公共婴儿卫生间。
③“特殊营养餐”其实是普通食物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一些月子中心声称月子餐中的有机食材来自专业生产基地,不少月子中心出售木瓜炖燕窝、虾南瓜、虫草花炖鸡等特色餐,并声称它们有营养。医生每周都会检测妈妈们的各项身体指标,以调整她们的个人饮食。
对此,业内人士透露,月子中心的宣传往往被夸大。各种所谓的“特食”营养餐,其实只是平日里看到的普通食物,有的餐食还是半成品。
月子中心推出的月子餐
④合同中约定的增值服务内容模糊。
王女士告诉记者,她选择的月子中心每月收费4万多元,但还有其他各种费用。 “比如,经常推荐‘揉肚子减肥’之类的服务,服务完成后才被告知要收取额外费用。”
业内人士透露,为了吸引消费者,不少月子中心主打产后塑身、美容、产后身材检测等简单易操作的美容保健项目。 “我们必须有更多最新的潮流,让人感觉很前沿、很高端,这样顾客才会愿意花这么多钱住进去。”
对此,有律师认为,一些月子中心善于在合同上“做文章”。合同约定简单模糊,服务内容争议较大,消费套餐中未注明责任认定。一旦发生纠纷,维权就困难。
月子中心有很多特价房套餐服务。
门槛低
有了营业执照就可以开始创业
据了解,目前月子中心只需通过工商注册并取得营业执照即可经营,进入门槛很低。正规月子中心会对涉及的经营范围进行全面登记,如母婴护理、月子餐饮等。但不少月子中心登记的经营服务范围是母婴健康管理咨询,实际上往往超出了范围。的操作。
如何处理客户投诉?对此,月子中心的李女士平静地说:
“如果顾客向工商部门投诉,月子中心证件齐全;如果向卫生部门投诉,我们就不是医疗机构;如果向计生委投诉,我们就不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如果要求消协协调,月子中心可以酌情做出适当的‘让步’,但消协没有强制执行权。”
“有的月子中心开在酒店里,有的只是在居民区租个房子。从员工来看,有的机构都是护士,有的则是月子保姆。医生只是查房,缺乏人才。” “人员专业性。”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会长陈子全表示,与高昂的物价相比,月子中心的健康安全风险更需要引起重视。
“缺乏准入和监管,缺乏专业服务人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混乱和安全隐患较多。”陈子全表示,不少月子中心向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表示困惑,不知道是谁负责的。同样,当出现问题时,消费者也不知道向哪个部门反映,也没有办法投诉。
近年来,月子中心发生事故的新闻也频频出现:
2011年,上海一家月子中心6名新生儿同时感染红眼病;
2013年,常州一家月子中心7名新生儿感染重症肺炎,甚至被下达病危通知单;
2016年,武汉一家月子中心6名新生儿感染轮状病毒,一名9天大的婴儿病危……
...
这样的悲剧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了。
本来我是想产后好好调理身体的。
但令人不安的事情却发生了
因此,妈妈们在选择月子中心之前,
一定要注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shk56.com/html/tiyuwenda/9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