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刚刚落下帷幕,上海再次迎来一件大事——
5月16日至19日,为期四天的“奥运资格系列赛·上海”在黄浦江畔拉开帷幕。上海市中心区已成为今年夏天巴黎奥运会的最后舞台。来自世界各地的464名运动员在这里角逐150多个巴黎奥运会参赛名额,其中包括7名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运动员。
“奥运资格系列赛·上海”首日精彩瞬间
比赛第一天,黄浦江畔阳光灿烂。场内自然是欢呼声不断,场外也是热闹非凡。不时出现拿着滑板的少年。比赛期间,黄浦江滨赛场旁每天都会上演集音乐、艺术、街舞、街舞等内容为一体的配套活动。这不仅是一场顶级体育赛事,更是一场贴近现代生活的城市嘉年华。
与人们对奥运会的传统印象不同,此次奥运会资格赛系列赛首站选择上海,完全是“新鲜事”。
全新活动,聚焦年轻一代
巴黎奥运会设有32个大项、329个小项、3000多个资格赛项目。为什么国际奥委会要组织一个全新的赛事,并将四个项目集中在一起进行资格选拔?
“近年来,国际奥委会不断创新,从东京奥运会项目立项开始,更加年轻化、更加城市化、更能体现性别平等的项目受到更多关注。”国际奥委会康奈尔体育部主任基特·麦表示。他认为,奥运会预选赛的举办可能会开启奥林匹克运动的新篇章。
至于为什么霹雳舞、攀岩、滑板、自由式小轮车是四个项目? “它们都是城市街头运动,也很受年轻一代的欢迎。”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部副部长皮埃尔-弗拉特·巴迪回答说:“它们反映了年轻一代对竞技体育的新态度。偏好。”
“奥运资格赛系列·上海”滑板碗
为了增加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奥运资格赛系列赛应运而生。此前,自由式小轮车、滑板、攀岩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首次亮相,再加上即将纳入巴黎奥运会的霹雳舞,上到天上,下到地上,翱翔、飞翔……每一项运动都从街头开始走向奥运会,我们面临着地心引力的挑战,“青春”二字铭刻在我们的DNA中。
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资格赛系列赛的举办充满期待。 2023年10月12日,国际奥委会宣布上海和布达佩斯成为巴黎奥运会资格赛系列赛的主办城市。本届奥运会预选赛分为两站,分别是5月16日至19日在上海和6月20日至23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每站持续四天。
7个多月后,黄浦江率先成为Z世代年轻人的潮流之地。
来到黄浦江滨观看奥运资格赛系列赛是一次有趣而独特的经历。活动区与为四项运动量身定制的城市体育节“四大展圈”交织在一起。这边,滑板碗区传来阵阵欢呼声,那边,人们正涌向活动区的滑板表演。空气中充满节奏,活动的能量很高。攀岩区靠近河边。回望过去,江水涟漪的城市长卷,是首届奥运资格赛的鲜明背景。
为何选择上海作为第一站?
为什么选择上海?
5月15日下午,“奥运资格赛·上海”在黄浦江畔举行赛前新闻发布会。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在上海举办奥运会历史上首个排位赛系列赛时,皮埃尔回答道:“这座城市在举办大型赛事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比如上海成功举办了世界一级方程式F1中国站、网球大师赛和其他赛事。”
成功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中国几乎承办了奥运会所有单项比赛项目,拥有丰富的办赛经验。上海也是一座有着浓厚体育基因的城市。仅2024年,计划举办国家级及以上重大体育赛事175项。
自由式小轮车奥运金牌得主夏洛特·沃辛顿为上海奥运会资格赛热身
同样,上海的城市化水平也处于世界前列。
作为新兴的城市运动,霹雳舞、攀岩、滑板、自由式小轮车自然受到城市年轻群体的喜爱。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豫园、黄浦江滨等地都可以看到新兴体育爱好者的身影。在皮埃尔看来,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奥运会的变化,也体现了社会主流的变化。他说,“现在整个社会变得更加以城市为中心,体育当然也要随之改变。当我们把体育带给老百姓的时候,我们也会与时俱进,追求年轻人的喜好。”
一个有趣的巧合是,举办活动的黄浦江滨城市公园曾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世博园区。举世瞩目的世博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5月16日至19日,上海再次成为世界体育的核心区,黄浦江畔的场馆成为首届奥运会资格赛的完美舞台。该活动向全球观众展示了这座城市的美丽。运动员们矫健的身姿与黄浦江两岸的秀美风光融为一体,与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相得益彰,向世界展示了上海的活力和独特魅力。
这是上海,这是中国。此前,4月16日,2024年巴黎奥运会圣火点燃之际,距离希腊9300多公里的上海正式启动城市体育节。城市体育节涉及上海、北京、苏州、武汉、深圳等中国最具体育号召力的城市。 5月15日后将齐聚黄浦江滨比赛场馆,彻底点燃潮流运动爱好者的热情。
皮埃尔表示:“上海为这一节日式的赛事注入了优秀的理念。奥运资格系列赛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体育赛事,它超越了体育本身,成为了体育、文化、音乐、艺术的交汇点。快乐的生活方式。”
城市体育是一场盛大的节日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海也在为这一新活动“搭建舞台”。
场馆建设就不用说了。来自加拿大的设计师帕斯卡主要负责本次奥运会资格赛小轮车场地设计。三年前,他设计了东京奥运会小轮车的“首秀舞台”。 “我们一直在想,我们能否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地方建造最好的竞技场?现在,我们在上海做到了。”帕斯卡说道。
活动服务是理所当然的。来自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14所高校的800余名学生志愿者和400余名社会志愿者为本次活动提供了热情服务。就连滨江沿岸的社区也在空旷的地方设立了志愿者服务点。 ,安排热情的居民高高兴兴地值班。
奥运预选赛热身,霹雳舞表演“点燃”上海豫园
更重要的是,上海将所有人想象中的奥运会预选赛变成了令人震惊的现实。就连这几个月经常来上海的皮埃尔,在看到位于黄浦江滨城市公园的决赛场地时也惊叹不已:“这次比赛的场地布置绝对是现象级的,太养眼了,我佩服。”这是我发自内心的。” ”
上海城市体育节“四大展游圈”专为霹雳舞、攀岩、滑板、自由式小轮车四大运动项目量身打造。它提供了融合体育、艺术、音乐和文化的运动体验。这让观众在观看比赛的同时可以近距离接触这些城市街头运动,沉浸在奥运会带来的节日气氛中。
“这是一个全新的节日系列,将体育与城市文化相结合。以前没有人做过,所以我们、国际奥委会和各个个体组织的同事都在探索。这一次,‘五环’给了我们一个机会。” “灵感、展示圈和主舞台圈,这四个项目形成了五环。”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罗文华在介绍赛事组织思路时说。
这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一场盛大的节日。有兴趣的可以在这里待上一整天,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比赛期间,四个项目的体育启蒙区进行了零基础体验和冠军教学活动。如今,在黄浦江畔,与奥运冠军擦肩而过,甚至举手击掌庆祝,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奥运资格赛系列·上海”中,组委会希望营造这样一种感觉:在热情、向上的奥运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那么近。
对于奥运资格赛系列赛是否会将节日氛围与城市公园概念结合起来,是否会成为未来举办奥运资格赛系列赛的典范等问题,皮埃尔回应称,城市化是世界范围内的趋势,体育运动也需要适应。这种改变迎合了年轻人的口味。
(本文图片均来自国际奥委会及“上海体育”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shk56.com/html/tiyuwenda/9471.html